发布时间:2023-10-13浏览次数:535
中新网兰州11月27日电 (刘延新)为了不让西北传统菌种失传,传承和保护西北地区发酵传统文化,兰州高新区企业家高维东用了一年多时间,在西北农村、城镇地区收集了500多份“面酵子”。
“面酵子”又称作“酵头”或“面引子”,属于多种混合微生物发酵体系,西北民间普遍用其发面蒸馒头,以使馒头的风味和质地更加适口。
西北地区拥有品类繁多的传统发酵美食,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对微生物资源的解析和收集少有研究,这可能会导致微生物资源的大量丢失。
图为天颐禾科技集团董事长高维东。张调调 摄
高维东说:“面酵子在西北地区使用了上千年,其菌株经过天然发酵繁殖,种类繁多,可以用于现代绿色生物制造和开发利用。现在人们都习惯直接从超市购买酵母粉发面,传统的发酵方法很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地,为此我们开展了相关菌株的抢救和保存。”
高维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兰州高新企业家。2011年他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即踏入兰州高新区这片土地,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创业之初,他通过兰州高新区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中心提交了一份“过氧化氢酶”科研项目,进而获得了50万元的创业资本。2013年,他的企业正式入驻到了兰州高新区孵化器。
从孵化器到创业苗圃,再到加速器,高维东的公司在兰州高新区的支持下一路成长。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辅酶Q10产品在面市后逐渐打开了市场,其后公司又研发了辅酶Q10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钙多种维生素片等9款产品,并在土耳其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市场反馈良好。
图为2023年4月15日,高维东(左)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张调调 摄
现在,高维东创办的天颐禾科技集团已经是一家集生物医药研发转化、检验检测与咨询设计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共承担了省部级科技项目17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地厅级科技奖项8项。另外,公司申报专利58项,获软件著作权55项。
几年来,高维东的公司先后获批了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甘肃基地天禾生物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甘肃省特膳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并在今年获批“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了甘肃省天颐禾生物产业发展中心。
高维东说,新型研发机构的设立推动了公司从单纯的研发生产向技术服务及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方向发展,并开始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新产品联合研发、质量改进和技术咨询服务。
“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特色资源开展研发一直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高维东表示,甘肃境内动植物和微生物特色资源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这些都是公司研发新产品的最好原料。(完)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会上表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
会上,有记者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什么样的服务设施?设施建成后将会提供哪些服务?工程实施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对此,刘明表示,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具体“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实施方案》明确,要按照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原则,鼓励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各地可根据不同城市类型和社区特点精准施策,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以城市为单位整体谋划,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
刘明指出,补齐社区设施短板是一个方面,依托设施为民服务才是目的。《实施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主要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各地要按照精准化服务要求,优先和重点发展当前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比如“一老一小”、社区助餐、儿童托管等,逐步补齐其他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
刘明强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关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必须稳妥有序推进,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推进建设。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部分城市和社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形成模式。在总结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向其他各类城市和更多社区稳妥有序推开,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编辑:刘欢】